五一劳动节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英语: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May Day),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

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决议,规定189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者举行游行,并决定把5月1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作出决定,将5月1日确定为劳动节。1989年后,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

发展历史

19世纪,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逐步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以维护这个高速运转的资本主义机器,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

在美国,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马萨诸塞州一个鞋厂的监工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让一个身强力壮体格健全的18岁小伙子,在这里的任何一架机器旁边工作,我能够使他在22岁时头发变成灰白。”沉重的阶级压迫激起了无产者巨大的愤怒。他们知道,要争取生存的条件,就只有团结起来,通过罢工运动与资本家作斗争。工人们提出的罢工条件,就是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1866年,第一国际日内瓦会议提出八小时工作制的口号

1877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罢工开始了。工人阶级走向街头游行示威,向政府提出改善劳动与生活条件,要求缩短工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罢工不久,队伍日渐扩大,工会会员人数激增,各地工人也纷纷参加了罢工运动。

在工人运动的强大压力下,美国国会虽然被迫制定了八小时工作制的法律。但是,某些资本家根本不予理睬,这项法律只不过是一纸空文,工人们仍然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倍受资本家的折磨。忍无可忍的工人们决定将这场争取生存权利的斗争,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准备举行更大规模的罢工运动。

1884年10月,美国和加拿大的八个国际性和全国性工人团体,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一个集会,决定于1886年5月1日举行总罢工,迫使资本家实施八小时工作制。这一天终于来到了。1886年5月1日,美国2万多个企业的35万工人停工上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各种肤色,各个工种的工人一齐进行总罢工。仅芝加哥一个城市,就有4.5万名工人涌上街头。这下,美国的主要工业部门便处于瘫痪状态,火车变成了僵蛇,商店更是鸦雀无声,所有的仓库也都关门并贴上封条。

以美国芝加哥为中心,在美国举行了约35万人参加的大规模罢工和示威游行,示威者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1886年5月3日芝加哥政府出动警察进行镇压,开枪打死两人,事态扩大,5月4日罢工工人在干草市场广场举行抗议,由于不明身份者向警察投掷炸弹,最终警察开枪,先后共有4位工人、7位警察死亡,史称“干草市场暴乱”(Haymarket Riot)或“干草市场屠杀”(Haymarket Massacre)。在随后的宣判中有8位无政府主义者以谋杀罪被起诉,4位无政府主义者被绞死,1位在牢中自杀。

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及抗议随后的宣判,在世界范围内举行了工人的抗议活动。这些活动成为了“国际劳动节”的前身。

1889年7月,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大会上,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并公众放假。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7卷6号“劳动节纪念号”出版。发表蔡元培“劳工神圣”的题词、孙中山“天下为公”的题词和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陈独秀的《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文章。同时,还登载了《旅法华工工会简章》及唐山、山西、长江等地的劳动状况调查。

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介绍“五一”节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五一”的活动,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陈独秀也为庆祝这个节日发表了《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一文,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真相。陈独秀又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作了《劳苦者的觉悟》的演说,阐明了“劳动创造世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的观点。当天各地工人和知识分子共同集会。在上海,陈独秀指导下,5000多名工人召开了由中华全国工界协进会7个团体联合筹备的世界劳动纪念大会,陈独秀当选筹备大会顾问。纪念会上,各界代表发表演说,工人提出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8小时教育的“三八制”要求,并高呼“劳工万岁”“中华工界万岁”等口号。会后,发表了上海工人宣言和答俄国劳农政府的通告。《新青年》纪念专号还刊登了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陈独秀的《劳动者底觉悟》《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重要文章,以及上海、北京、天津、武汉等十多个城市和地区工人现状的调查报告。在北京,李大钊领导了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纪念活动。北京大学学生在这一天罢课,《北京大学学生周刊》出版了“劳动纪念号”。学校内召开了500多名校工和学生参加的纪念大会,李大钊到会讲话。何孟雄等8名北大学生和一些青年外出宣传,散发《五月一日北京劳工宣言》,希望以此唤起工人为反对剥削、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被巡警拘捕。邓中夏到北京长辛店,向铁路工人散发《五月一日北京劳工宣言》并发表讲演。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纪念歌曲

1921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等人创办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里,工人们学唱《五一纪念歌》。其歌词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为他牺牲,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扫除净,记取五月一日之良辰。红旗飞舞,走光明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贫富贵贱,责任唯互助,愿大家努力齐进取。”这首雄壮有力的歌,是由长辛店劳动实习学校的教员和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共同创编而成的。

相关新闻


潜江大量元素水溶肥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在潜江如何大批量生产大量元素水溶肥呢?大量元素水溶肥是很多农户、种植户朋友们经常使用到的一种水溶肥料,对于农作物来说,充足的阳光,空气和水分是确保健康生长的基本条件,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获得养份健康生长。 但实际上土地由于长年耕种,缺失养分的情况屡见不鲜,到了如今施肥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大量元素水溶肥成为了很多农户、种植户的选择。 大量元素水溶肥营养全面,价格也不贵,使用方式更是多样,可以直接随水冲施,也可以滴灌施肥,叶面施肥,大量的节省了人力和时间的成本。 大量元素水溶肥有固体粉剂的也有液体形态的,生产原料和步骤有一些不同,但都是通过水溶肥生产线来完成配料、混合、包装、码垛的加工流程。 大量元素水溶肥的原料中含有尿素,需要经过粉碎才能与其他原料继续混合,经过自动配料系统对每种原料的称重配比后投入混合机均匀混合,完成后得到成品。 液体的大量元素水溶肥产品同样需要粉碎、配料和混合,只不过混合阶段不是在混合机内这么简单,而是需要在加热反应釜中进行,固体的原料要在原液中加热搅拌溶解,还需要加入乳化剂,过滤后得到产成品。 最后是通过粉剂包装机或者是液体灌装机进行独立包装,包装完毕的产品通过自动码垛机装箱打包等待运输,一整套的生产流程就结束了。


归欣甲喷施水稻有什么作用及影响

归欣甲喷施水稻的作用: 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抗倒能力80%左右。 驱虫抗病,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快速分蘖,解决水稻僵苗、稀植问题。 提高光合效率20—30%,促进营养物质向稻穗转移,为了验证中量元素肥料对杂交中稻的降镉增产增效作用,选择叶面阻控剂"归欣甲"水剂作为降镉肥料,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分别在水稻分蘖末期和灌浆期叶面喷施"归欣甲"水剂(T1和T2处理用量分别为4500和3000 mL/hm2),以不喷施叶面阻控剂和清水作为对照处理进行杂交中稻大田试验.结果表明:T1和T2处理的稻米镉含量分别为0.146和0.162 mg/kg,低于国家限量标准(0.2 mg/kg),分别比CK降低0.189和0.173 mg/kg,降幅达56.42%和51.64%,差异极显著;杂交中稻的株高、有效穗、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略有增加;T1和T2处理的稻谷产量分别为7920和7800 kg/hm2,分别比CK增产6.88%和5.26%,差异极显著;经济效益分别比CK增加1092和858元/kg.这说明施用叶面阻控剂"归欣甲"水剂对杂交中稻稻米的降镉及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建议在中低度镉污染农田大面积推广应用.